2)第12章 012 读书之路_寒门之士[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不难,可想把五经都吃透难度却是极大。

  他也并非会为难自己的那类人。

  但读书时,柳贺并不抱着为了考试而读书的念头,这样至少能减轻一点痛苦。

  从上辈子开始,柳贺就一直把读书当成一件乐事,何况他眼下也无别的选择。

  读书是苦,可在这大明朝,读书的苦却是最不值一提的苦,若是能考中一点功名,哪怕只是秀才,都能免除差役,若是中举当了官,更能够惠及子孙。眼下距离大明灭亡只剩不到一百年,大明末年那场席卷了整个北方的大旱,百姓饿到连树皮都啃不到,大地主圈并田地,百姓流离失所沦为流民,而自己有饭吃,有衣穿,还能读书。

  在这几月间,每日天刚亮柳贺就爬起来,先烧一锅热水,掺井水洗干净脸,这样有助于提神醒脑,让自己不要犯困。

  天气越来越凉,晨起已经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柳贺每日的目标是固定的,若是一日目标未完成,就不得不堆到第二日,反而会影响第二天的效率。

  若是柳贺醒得比纪娘子早,他便会丢一把米在锅中煮着,再蒸上几个包子,身子暖了再读书。

  只是气温一冷,久坐就容易手脚冰凉,写字时手发僵,字也容易写歪。

  柳贺不由怀念起了前世的空调地暖暖风机,好在他家里还有个汤婆子,在里面装些热水,冷的时候能暖暖手脚。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锻炼身体,他所在的镇江府好歹在长江以南,在整个大明朝都属于风水宝地,眼下正值小冰河期,寒冬气温着实冷得人发抖,大明朝每一科的会试都在二月举行,不夸张地说,身体弱的考生在会试中丢了命的都不在少数。

  柳贺写字往往选温度最高的下午,他晒会太阳再进屋,双手才能舒展。

  柳贺铺开纸,将今日所学不解之处记下。

  他习四书五经及其他文章时,先读一遍,再记一遍,若是有不解,则对照同类型的书去寻找答案,再不解,则将疑问记下,第二日再去看,还有不解最后求问夫子。

  柳贺当然不会一道两道疑问就去找孙夫子解答,他一般会把自己的疑点攒下来,攒够了一定的数目再去问。

  其实附近村中,包括丹徒县城中也有科名比孙夫子更高、更为饱学之士,和柳家结过亲的楚贤就是其中一位,柳贺却不可能去向楚贤请教学问。

  今日柳贺学了《史记》、《汉书》及《通鉴纲目》,他还有一套孙夫子赠予的《十三经注疏》,是闽中李元阳的版本,可以说是儒学经典大全,其中涵盖了五经的全部,除《诗》、《书》、《易》外,有“三礼”《礼记》、《周礼》、《仪礼》以及左氏、公羊、谷梁“春秋三专”,其内容可以说是浩繁。

  孙夫子送他书时和他说过,柳贺的基础本就比不过那些家学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