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6章 一段半导体芯片争霸的历史_万峰栾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饱和式的攻击。

  从八零年到八五年这五年间,日笨占据了这个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米国人被甩在了身后。

  硅谷的这些高科技公司在参观了位于九州岛上的日笨企业后,绝望透顶。

  一整幢大楼用于存储芯片研发,第一层楼的人员研发16KB容量,第二层楼的人员研发64KB的,第三层人员研发256KB的。

  日笨这种三箭齐发的研究方式,让习惯了一只手擦屁股的硅谷企业毫无招架之力。

  而更让美国人绝望的是,日笨的存储芯片不仅量大,质量还很好。

  硅谷的这些科技公司对两国的存储芯片进行质量测试,期望能找到对手的弱点,结果发现米国最高质量的存储芯片比日笨最差质量的还要差。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硅谷这些公司一败涂地。

  85年英特尔缴械投降,宣布退出DRAM存储业务,它已经陷在破产边缘。

  如果不是IBM拉了它一把,购买了它12%的债券保证现金流,这家后期叱咤风云的企业存不存在都是两说。

  这个时候,米国人流氓的本性开始表演。

  是的,还是那个用了一万多年的借口: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1986年春,日笨被认定只读存储器倾销;9月,《米日半导体协议》签署,日本被要求开放半导体市场,保证5年内国外公司获得20%市场份额;不久,对日本出口的3亿美元芯片征收100%惩罚性关税;否决富士通收购仙童半导体公司。

  并且指责日笨企业的政策不合理,必须得改。

  按照它们的政策改。

  也就是从这次开始,在以后的二三十年里,美国动不动就威胁它的安全为借口,对那些要置它们的企业于死地的外国企业开始整治,最有名的就是发国的阿尔斯通了。

  随着《米日半导体协议》的签署,处于浪潮之巅的日本半导体芯片产业掉头滑向深渊。

  其中的DRAM受打击最大,从最高点近80%的全球市场份额跌到现在百分之六十多一点。

  那张图表所绘的就是八九年的分布图。

  此时,日笨仍然占据了这个领域百分之六十多的份额,米国为百分之二十。

  寒国和呆弯各占百分之十左右。

  再往下就没了。

  万峰看到这里哈哈大笑。

  这段历史他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大概知道八十年代日笨和米国进行过芯片大战。

  现在他清楚了。

  别看八九年的时候日笨企业还占据着存储芯片业高达百分之六十的份额,别看这张报纸说到这里就没有了。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万峰知道呀!

  如果不是中星被米国掐了脖子这事儿发生再万峰重生前,万峰也不会闲着没事儿去了解电脑芯片方面的事情。

  正是这件事情让他那些日子对这一领域的很多事情的发展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到了一零年,日笨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为百分之十,米国依然是百分之二十,那剩余的百分七十哪里去了?

  是的,到寒国三星肚子里去了。

  在日本开始滑落,而米国又收不回失地的时候,三星在九十年代跑了出来,通过抱米国人大腿,通过百分之百和百分之零点七的反倾销税的差距,一举打败日笨企业,成功占据了DRAM这个巨大的市场。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