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005章 机会_万峰栾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所以强调刘胜光的油没有掺假,是因为从八九年开始,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假冒伪劣商品。

  九零年七月,当时的商业部长在到北湖省捂汗调研的时候,在百货商店买了一双皮鞋穿上,第二天的时候鞋跟掉了。

  这成为了当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导火索。

  去年实行的物价闯关失败后,物价疯涨,直接导致八九年的经济增速骤降,假冒伪劣商品开始大面积出现。

  这让本就被闯关弄得怨声载道的社会更是充满了怨气。

  再加上华国当时面临国际社会的制裁,米国两度宣布对华制裁措施,力度不断升级,包括暂停一切高层互访,中止海外公司在华投资。

  随后欧共体、七国集团以及20多个西方国家先后发起对华制裁。

  整个八九年全国上下弥漫着阴郁、紧张和动荡的气氛。

  经济动荡也扰乱了社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深化改革不再被频繁提及,报纸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声音多了起来。

  十年来忙着致富的人们开始焦虑、动摇、观望,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八九年不到一年时间内,全国私营企业数量减少一半。

  大概全国唯一没把这些放在心上的就是将威了。

  作为过来人的万峰是知道大势发展的,这些小风小浪根本没当回事儿,该吃吃该喝喝。

  他知道就算有浊浪排空,改革的大船依然前行,这就行了。

  因此将威的一切几乎没受什么影响,甚至产品的销售受到的影响也不大。

  反正生产出来的东西几乎没有积压现象。

  正因为现在市面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万峰更是对自己的企业和与自己企业有关的配套厂的材料来源抓得非常的紧。

  严禁假冒伪劣材料流入。

  这正是一个树立品牌形象的大好时机。

  这也是万峰再三叮嘱刘胜光不要掺假的原因。

  有了万峰资金的支持,刘胜光开始大规模的收购大豆。

  虽然粮票这种东西还需要三年的时间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华国面临的粮食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其中一些不是主粮种类的粮食管理已经相当的宽松了。

  只要农民把自己该上交的数额交够,手里剩余的粮食国家已经不太管你怎么处理了。

  大豆不属于主粮,因此也属于管理不那么严格的种类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胜光每天收购的大豆在一万斤上下毫无压力。

  他的收购价比国家收购价还高了一分多,因此他收购大豆的工作比较顺利,每天到他这里卖豆子的农民络绎不绝。

  收回来的豆子不能都在场院里堆着吧,他的油坊也效率全开,开始加工。

  因为有当时比较先进的烘干加温设备,油坊的出油率始终稳定在十六个油左右,有时还能达到十七个油。

  十月二十号,金龙鱼牌豆油经有关部门检查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