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21章 第一个海外中心_万峰栾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拿起合同仔细地看了一遍。

  “利沃夫先生!合同您也看了,您还满意吗?如果满意你可以在这里签字!”

  利沃夫犹豫了一会儿问道:“这个公司在什么地方?如果在亚洲我想我需要长时间的考虑。”

  “它就在得国就在这座城市,从这里出发的话甚至不超过十五分钟的路程。”

  闻言利沃夫这才签了字。

  见利沃夫签了字,那个亚裔拿出一张门卡一张纸条交给利沃夫:“这是湘港华光公司在得国建立的研发中心地址,这是您的进门卡,三天之内您就可以上班了。”

  “请问!我负责什么工作?”

  “还是您熟悉的工作,DRAM的研发。”

  “那么我的汇报人是谁?”

  “这个具体是谁我还不清楚,技术总监会从湘港派来,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上班的时候别忘了他身份证明和一张免冠照片,到那里去找一个叫芭芭拉的女人,她是行政总监。”

  这一幕几乎在好几个地方同时上演。

  因此当利沃夫第二天带着激动和忐忑的心情来到纸条上的地址时,他意外地看到了诸多以前的同事。

  也就是说梦先达换了一个名字一个地方重生了。

  这个团体是南湾集团华光分部在海外的第一个研发中心,因为华国还未入WTO的原因,公司的注册用了湘港的名头。

  用华国在欧洲注册公司麻烦会非常的多。

  公司是林来嵘帮助注册的,法人代表是一个叫付国涛的人。

  不错,正是王文成看好的年轻人,他将出任得国这个研发中心的总裁。

  正是有这么一个团体的存在,在技术共享的背景下,华光存储的研发也是突飞猛进,虽然没有先于三牲研究出1GB的DRAM,但是在三牲宣布1GBDRAM研发成功的十天后,华光存储也研发成功了一项成果:64MSDRAM。

  五个月后又研发成功了128MSDRAM,并且在九七年底也成功研发出了1GB的DRAM和开发出32MRambusDRAM。

  可以这么说有了梦先达原班人马的加入,结合华光存储原来的技术储存,在存储器这一块华光总算是踩了三牲的脚后跟了。

  只要能拽住三牲的尾巴,依托华国庞大的市场,把三牲拉下马的日子用不了太久了。

  万峰的计划是在二零零八年左右在存储器这一块把三牲和海蛎士踩在脚下。

  深圳的科研中心开始使用了,渤海的科研中心也终于竣工了,现在正在采购和制造各种实验设备。

  这些实验设备中有相当一部分南湾集团都可以自己制造了。

  虽然都是科技含量较低的设备,但这也是个好的开端,十年后这些制造说不定一不小心就站到世界之巅了。

  一旦这些设备到位,这个中心就会开始启用。

  渤海中心万峰准备交给顾红忠管理,这里主要是为了将来军转民时做军用产品打基础,再就是研究一些公司各种配件的研发。

  当然顾红忠能做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就更好。

  只是名字不太好起,想了半天万峰决定把这个中心命名为华光电科。

  好不好听就这么地了。

  在顾红忠带队到军方去做雷达实际数据测试后,这里暂时负责的就是顾红忠的接班人单仁辉了。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