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小孩的江湖_万峰栾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集市。

  小队队长张海三十多岁也算是半个年轻人了,这货非常有意思,他大声制止了人群的躁动,说年过完了就要收心好好干活之类的废话,就在大家全部都失望的像被霜打了一样的时候他最后却整出这么一句:“上午我们就不干活了,我知道大家都想上集去溜达,那么咱们就都上集逛逛,下午干活。”

  队长的话得到一片掌声欢呼声,于是,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就朝孤山公社所在地奔去。

  在去往小孤山的途中,很多听过万峰讲故事的人围着万峰听他讲那些稀奇的故事,一个个听得如痴如狂。

  孤山全名叫小孤山,在因呐河的上游,因河边桥头一座孤零零的小山而得名。

  八零年,在这一带五个公社里孤山是最繁华的,也只有它有一个农贸集市,因此每到集市这里的人简直就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仿佛节日一般。

  孤山的繁华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逐渐没落,最后被并进了勇士公社。

  不过那都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一到集市里万峰他们就和那些大人分开了,几个人像泥鳅一样在人丛里钻来钻去,谁知三钻两钻那几个家伙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就剩下栾凤跟着他。

  小孤山集市里熙熙攘攘,摩肩擦踵。

  八零年属于集市刚刚开放阶段,搁到几年前这都是资本主义的草,是要被统统割掉的。

  集市上出售的东西还很单一,主要是以农产品为主,主要组成部分是农户自己家里的农产品,连个卖服装鞋帽的都没有。

  万峰一眼望去发现集市上以卖海货的特别多,满集市都是从海边赶来出售海产品的渔民。

  这就是离海边近的优势。

  “这蚬子怎么卖?”

  “九斤!”

  在路过一个卖海货的摊子时,万峰听到了这么两句对话。

  这是一种在当时非常特殊的定价单位,说得是一块钱的购买力。

  海产品是以一块钱为单位定价的,九斤就是一块钱可以买到九斤的东西。

  万峰对这些鱼鳖虾蟹没什么兴趣,一路穿过集市向孤山公社的供销合作社走去。

  集市和孤山供销社中间隔着一条省道,从从集市穿过过了这条大道就是孤山公社的供销合作社。

  在农村公社级别的供销合作社就是该地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了,是当时的人们最爱去的地方。

  供销社里的人比集市上的人还多,人头攒动连根针都不好插进去。

  万峰和栾凤差点被挤成鱼干才好不容易挤了过来,终于挤到儿童读物柜台前。

  一大群小孩把这里围个水泄不通,一个个用手指对着柜台里的小儿书指指点点。

  对这些没钱的孩子来说,买不起看看封面也能解一下馋。

  万峰试着往跟前靠了几次都没靠进去,终于不耐烦了。

  “你们买不买?不买都一边去!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那些围着柜台的小孩一起回头看万峰,其中一个个子较高的小孩眼神不善地看着万峰。

  “让谁一边去呢?”

  “你们不买别占着地方,我要买小儿书。”

  “你买书就有理了,我们就不躲开你能怎么滴。”对面小孩说话也很蛮横。

  “你们不买光占个地方还不让别人买了!这里是你家炕头呀?”万峰据理力争。

  小孩的江湖非常的简单,经常通过个头的高矮人数的多少来进行实力强弱的判断。

  对方一见万峰就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女生自然没把万峰放在眼里,气焰十分的嚣张。

  “我们就是不买就是占着地方,再逼次揍你!”

  万峰一听立刻凑到对方的面前:“我还就不信邪了,来你揍我下试试。”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