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一支笔、一盏灯、一个夜晚、一个奇迹_文娱之我是个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太要求在半个月以后交一次中期作业,一个月以后交成品,可是李辅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作业。

  半个月以后,二叔就回来了,他就得把精力放在二叔那边。

  也就是说,李辅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师太的任务,因为半个月以后,他就必须得陪在二婶身边一起照顾二叔。

  得癌症的人心态一般都会变得极端,情绪也不稳定,要是只让二婶在二叔身边照顾,李辅不放心。

  时间确实很紧,可也不是没有可能,前世听说过一个类似调侃的话:‘一支笔,一盏灯,一个夜晚,一个奇迹’

  李辅打算用实践来证明这句话的可行性。

  时间有限,想要自己原创剧本肯定不可能了,时间根本就不够。

  那么就只能借鉴,利用前世人家成熟的剧本和成熟的拍摄经验。

  李辅在脑中快速筛选到那些拍摄周期短,需要场景简单,投资小,演员少的电影。

  最终,他在心中确定了几个备选。

  仔细斟酌一番,李辅确定了要拍《活埋》,理由也很简单,它便宜。

  不管是演员,道具,灯光,场景,都很简单,他有把握几天之内便拍摄完成。

  至于为什么不选其他的,原因各种各样。

  《日落号列车》涉及种族问题,这在国内是不会出现的,至少表面是这样。

  《127小时》要利用特殊场景,比如那个峡谷,李辅没有时间去找这样的场景。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时间跨度有些大,场景也要有特点,如果现在有着后世那样比较成熟的特效技术,且李辅不差钱,那么他一定选它,可惜没有。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剧本很好,也很容易拍,至于演技精湛的老演员,二叔就是国话的人,剧团里面这样的人不要太多。

  可是它没有《活埋》简单,一个演员,一口棺材就可以完成的电影,成本也不高,最适合李辅现在的需求。

  确定了目标,李辅马上开始行动,先把剧本写出来,这个倒是很简单,当初这部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他便去找资源看了,很喜欢。

  后来就反复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电影导演是如何在一口棺材,如此狭窄的空间内施展的,当时很有所获,对后来的工作也有很多启发。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要选择这一个剧本,就必须改变故事的背景,将剧本国产化。

  文化产业当中的意识形态一直是每一个有着完整主权国家相当重视的东西,特别是在我国,因为曾经失去过,所以现在格外重视。

  李辅不仅要考虑剧本是否符合逻辑的问题,同时还要时刻注意一条红线,以防止最后连审核都过不了。

  在苦思冥想了许久以后,李辅决定把剧本中棺材的实际掩埋地点放在香江,而劫匪对他使用了障眼法,让他误以为他自己仍然在伊拉克,这样就可以最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