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0章 迟疑不决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片土地,只是名义上属于西宁卫,实际上早就被蒙古人麦力干占据,他的势力,一直延续到大通河的中游,为了保护新设立的北川县,李自成将第三百户秦大年部驻扎在此地。

  指望麦力干借道是不可能的,上次巴雅尔攻打三角城的时候,就有一半骑兵来自麦力干部,双方已经有过战斗和伤亡,如果西宁军攻打甘州,他能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借道就不用想了。

  如果要从大斗拔谷攻击甘州,则必须先行荡平麦力干部,即使西宁军有这个能力,这样打大动作,势必会引起临近的甘州主意,再要奇袭甘州,也就不可能了。

  是先打甘州,还是先打麦力干部,除了对方的军事实力外,还有一个民族感情问题,至少在激发士兵战斗力的时候,会存在差别。

  从心理上说,“攘外必先安内”有些让人受不了,至少有卖国的嫌疑,但要具体而论,如果不能整合内部,便不能集中力量对付外部,而外部侵入和威慑的力量,通常都是十分强大,非集中整个民族国家的力量不可。

  以后世的大明来看,“明亡清兴”是传统的说法,实际上大明并非亡于满清,至少不是直接亡于满清,而是亡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如果不是大顺、大西政权,还有多如牛毛的陕西盗贼消耗了大明的粮食、军队、壮丁,将京师附近方的北五省闹得乌烟瘴气,大明能不能守住山海关和大同一带的长城关隘,还真说不定,如果大明能多坚持数十年,明清之间最终会不会出现逆转,谁也说不准。

  体操王子李宁说得好,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本质上并不是割据势力,而是一群灾民,他们起兵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能吃饱肚子,能在乱世活下去,这是百姓的最低生活要求。

  满清的兴起,加上当时处于小冰河时期,北方气温偏低,降水偏少,陕西出现大面积灾荒,所以说,大明亡于天灾人祸,当然这个人祸也包括士大夫阶层的短视和自私。

  如果大明能多坚持数十年,待小冰河期一过,北五省恢复风调雨顺,满清能否在关内站稳脚跟,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这些问题和西宁军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一样,暂时都不会有答案,李自成决定暂时不做决定,留待士兵三个月的整训之后,再做决断,也许这段时间,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李自成的精力,除了西宁女校,便是匠作坊,也许西宁步枪能改变各方的实力对比,他虽然不是“唯武器论”者,但步兵面对游牧民族的骑兵时,那种无奈和绝望,哪一部穿越小说中都有,而对付游牧民族的骑兵,最好的办法,便是火器。

  依靠科技的力量,是击杀骑兵的最好方式,在后世,随着各种火器的出现,骑兵逐渐退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