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饮尽一杯酒,此界无故人_长生不死的我只练禁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明干劲十足,啃了些干粮,便是背起药篓,按记忆里的路线继续前进。

  雨后的山林空旷清新,草叶上沾着雨滴,不时有虫鸣鸟叫,在树林中回荡。

  深山老林中,只有江明一个人独行,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学徒,不停地尝着每一种药草,熟悉着各种采药技巧。

  药草大多娇贵,有的根茎不能破损、有的只需要未开的花苞、有的果实需要在早晨采集,防止果荚爆裂……

  即使有前身的记忆,江明也不知采坏了多少药草,才感觉自己的水平,有了不小的进步。

  ……

  两天后。

  清晨,残月还挂在天际。

  江明踏着晨雾走出云梦山泽,斗笠上都凝出水滴,背着满满一竹篓药草,来到山脚下的一处流民聚集地。

  其实江明可以继续在山里待下去,但按前身的习惯,一般进山三四天,就会回来歇息几天。

  他初来乍到,并不想太引人注意……

  缕缕炊烟在前方升起,一座座简陋的草屋零星散布,人来人往,充满烟火气。

  一开始,这里只有少数采药人搭屋居住,后来大云府城里活不下去的可怜人,也渐渐汇集在这里。

  城里的官老爷来郊游时大发善心,亲笔提了个寓意极好的名字,平安镇。

  江明刚走到镇口,一个穿着破旧皂服的青年小吏,便从路边走了过来,吊儿郎当的看着江明,懒洋洋道:“检查。”

  江明熟稔的塞过去两个铜板,小吏顿时露出满意的笑容,随便在药篓里翻了几下,顺手借走两块黄精,便摆摆手让江明滚蛋。

  官老爷当年发善心的同时,不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指出,山里可能会有流匪,于是派小吏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驻守,检查是否有危险人物作乱。

  百姓们感动之下送些银钱特产,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直到现在,也没人见过流匪长啥样。

  生活就是如此滑稽而艰难,好在世道还算太平,前身内敛低调,没惹过什么麻烦,江明打算继续保持,没有什么揭竿而起的使命感。

  进了镇子,和一些照面的采药人打着招呼,江明走进一个小酒馆。

  说是酒馆,其实也就是大一点的草棚屋,脏兮兮的酒幡破烂无比,里边环境昏暗杂乱,桌椅都破烂不堪,却是这镇上为数不多的娱乐场所。

  酒馆里人不少,多是些穿着破旧衣裳的潦草汉子,有采药佬、也有打猎砍柴的,一边喝酒、一边天南海北的胡侃,吹嘘自己的见闻。

  山里湿气重,许多人进山前或回来后,都会来这里喝一碗酒驱寒除湿。

  久而久之,喝早酒,便成了平安镇特有的习俗,即使没啥事,不少人也要来喝一碗,侃一侃,麻痹生活里的糟心事。

  江明把药篓扔到一张空桌旁,径直走到柜台,拍下两枚铜钱:

  “一碗跑舌头,一碟熏豆腐!”

  跑舌头是这里最便宜的酒,一个铜钱一碗,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烈。

  一口下去,舌头都要没知觉了,浑身热气腾腾,是驱寒的不二之选。

  柜台后,是酒馆的老板老姜头,头发花白稀疏,跟江明这些采药人都认识,当即笑道:“看你红光满面的,收获不错?”

  “什么不错,差点喂狼!”江明随口胡诌,端了碗碟坐下。

  先闷了一大口酒,烈焰灼烧般的感觉从喉舌直冲胸腹,然后再夹起一块熏的发黄的老豆腐,蘸了辣椒酱塞进嘴里。

  烈酒和豆腐的香气在口腔中交织,江明砸吧着嘴,听着周围的酒客吹牛乱侃。

  “听说王家的悬赏,提高到五十两银子了!”

  “那又咋样,火云草又不是大白菜,上哪儿找去?”

  “我要是能找到,先去把清河楼的花魁,雪儿姑娘包上三天三夜!”

  “小六子,你那是竹签搅大缸啊,能不能顶得住……”

  “哈哈哈哈……”

  江明挑了挑眉毛,一言不发的抿酒。

  酒馆里人来来去去,也有些相熟的采药人来过,江明一一打了招呼。

  没人提及过黄老鬼,毕竟这才几天而已,往山里一钻十天半个月的人大有人在。

  日上三竿,江明把豆腐碟舔干净,又嘬完最后一口酒,扛起药篓摇摇晃晃离去。

  “饮尽一杯酒,此界无故人啊……”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