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6 沧州清池,夺回失地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时候,他深知自己只得忍辱负重,竭尽所能的将麾下仍会效死与自己奋战的牙军召集再一处,以图尽力挽回这势如天倾的危局。

  只是继续往北撤离,这也就以为着将横海军藩镇再拱手让于魏朝...这等败军丧师、失地陷城的罪责,而且东面战线的溃败,也致使对垒于赵州高邑的后唐大军形势更为被动...那么自家主公李存勖又将会如何发落?

  李嗣源可还记得,比自己小了十八岁,在这般时节几乎已差出一辈的义弟李存勖...起初他们相处的也甚是亲密,与亲生的兄弟手足别无分别。

  然而李存勖继承义父王位,继而改国号为唐宣称延承李室正统,直至近年来完全听信身边的伶人阉宦...李嗣源也感到他们君臣之间的隔阂非但越来越深,自己甚至也成了李存勖猜忌的臣子......

  常言说位高人臣者身危,可如今是国难之际,正值危急存亡之秋。陛下纵然猜忌,只要还有挽回颓势的指望,也自当继续奋战下去...日后降罪责罚,也由得他!

  李嗣源心中悲忿的念着,旋即沉声低吼,促使战马朝着北面继续扬蹄驰骋而去......

  三日后,王彦章、王晏球统领大军,便已开拨进清池城中。经巡察一番,确认城内并没有残余的敌军之后,便能确定李嗣源情知孤军难守,终究不能坐以待毙,也只得进行战略性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沧州清池再度易主,虽然每逢战事,最先倒霉的也总会是黎民百姓...可是除了被后唐军旅抓去当民夫运送诸般辎重,以及强征搜刮口粮影响到地方民生,清池城内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大多还能熬得住。

  直到魏军将士四处晓谕安抚,乡民奔走相告又由魏朝占据这横海军中枢所在,当地百姓遂也都冒出头来,也开始纷纷恢复日常生活作息,总之两国打仗,就算受战事波及,可是该过的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

  王彦章毕竟是从唐末时节便追随李天衢打天下的,而王晏球儿时家人亲族更是被秦宗权的凶兵残杀。也都见识过当年军阀混战,秦宗权挥军所过之处人烟断绝、荆榛蔽野,百姓或是被杀绝充当军粮,或是早早的逃散殆尽;孙儒焚烧宫阙、屠杀居民,致使当时的洛阳白骨蔽地,荆棘弥望,居民剩不到百户...还有太多例子,总之对于当时对于很多军阀而言,基本上也都是一般的想法:

  这块地我如果守不住,那莫不如就把此处百姓杀光屠绝,总之也绝对不能便宜了打败我的对手。

  然而后唐不得不弃守清池城,包括沧州诸地百姓在内,固然不能说没有遭受战祸波及,可是比起当年乱世杀伐的惨状,起码也已大有改观。李嗣源如今虽然对魏朝极为仇视,可是屠民滥杀这种事,起码他还绝对做不出来。

  毕竟从一方藩镇开始打天下,群雄逐鹿,彼此杀伐吞并,那些没有做人底限的君主也都已消亡,也终究不可能发展成魏朝、后唐这两大国这般的体量。

  同李嗣源与其麾下一众悍将酣畅淋漓的激战一场,还带领麾下军旅斩获大捷...王彦章虽然后知后觉,感到浑身无比酸麻,但是他得偿所愿,直感觉十分痛快。

  经过休歇整顿之后,王彦章、王晏球自然还要统领军旅趁势北上,复夺回横海军沧州治下全境疆土,只是眼下战事尚未完结,朝廷也还没有调度官员前来,接管赋税民政...以及差遣部曲缉捕趁着战乱作奸犯科的贼盗,以维持城内秩序等相关事宜,王彦章吩咐亲随按常例布置战时安抚当地民众的举措。趁着麾下军旅整顿期间,他也算是能忙里偷得半日闲了。

  然而就在这几日光景,至于却还闹出一场风波...奉令巡查清池城乃至周围镇坊村落的军校急禀称发现有些军卒剽掠乡里,还已闹出了人命,而事发后竟还抗拒缉捕...王彦章闻报后勃然大怒,旋即沉声对那禀奏的军校喝问道:

  “岂有此理!你说带头违抗军令拘捕的军士皇甫晖,本是先前被打散分调往各处军司魏博镇牙兵出身?连同那杀才在内,违抗军令的厮鸟可都已经拿下了!?”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