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章 先拜个老师当靠山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角、亢、氐、房、心、尾、箕,东方七宿光芒正盛,四辅隐没,帝星昏暗。”观星台上,苌弘指着满天星斗,神色黯然。杨华恭立身后,一脸谦虚受教的模样。

  古人为了方便观星,按东南西北将天空分为四块区域,称之四象。

  四象之中各分七组星群,七组星群再组成一种动物图形,这便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

  每一组星群便是一宿,由于其位置相对固定,可以准确描述日月及五星在天宫中的运行位置,除了华夏文明,波斯、印度和阿拉伯文明均有着类似于二十八宿的说法。

  比如春秋之时,便有哈雷慧星的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便是指的彗星,入于北斗则是其运行轨迹。

  其他诸如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也有诸多记载,而日食这一最为明显的天文现象更是记载繁多,以至于逐渐掌握其规律,能够进行预测,这才有“当食不食”“阴云不见”之类的记录。

  当然,限于当时的科技条件,人们虽然已经观测记录了上千颗恒星和各种可见的天文现象,但没有办法真正认识星空。

  可以想像,你如何能让古人接受,自己竟然是生活在一个悬在虚空中的球体上面。

  在杨华的帮助下,原本苌弘预计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星图仅用了三天便已经完成,但这并不能让他轻松下来。

  星图完成之后,接下来便是繁杂的计算。更令他烦扰的是,利用星图测定诸侯方位这种事,三代以来恐怕他是第一人。

  虽然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人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人相联系起来,但真正像苌弘这样精细的却绝无仅有。唯其如此,才使得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没有先例可查,诸侯的领土变化剧烈,受封之地、兴盛之地、定都之地都各不相同,需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

  杨华心中酝酿已久,今晚正是最好时机,当下不再犹豫,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弟子从学多年,受益良多,唯愿拜您为师,乞望收容。”

  这几天借着在藏室抄书之际,杨华遍查诸典,周礼虽然繁杂,却没有具体的拜师礼仪。

  百家兴起之前,知识只在贵族间传承,所谓的师大多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又或是自家的家臣,并没有真正单纯的师徒关系。无奈之下,他只好用这“九拜”中的稽首之礼,用于自己的第一次拜师。

  对于跪拜之礼他并不排斥,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所谓“坐”的姿势,和后世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

  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后世词语中的跪。

  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