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东周版的寒假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下,屋顶、房屋、院墙都逐一进行了修缮。闲得无聊之余,高石子甚至设置了多处防御机关,杨华的院子实在放不下一座“城”,只好转而与泰山切磋起城破之后,如何利用一座座宅院展开攻防。

  杨华也是乐享其成,随便二人折腾,反正自己不会吃亏。直到杨华引诱二人建造一个改进型的供热系统后,这才稍稍消停下来。

  火炕系统其实没多少技术含量,唯一的限制便是建筑材料,在高石子用自己的佣金买来一口大陶缸之后,杨华终于如愿洗上了一回热水澡。三间温暖如春的屋子和热水澡的诱惑下,清他们几个都搬到了杨华这里,顿时让整个院子热闹了许多。

  期间姬延也派人来请他去了两次东宫,俱是交流音乐方面的事。

  不出杨华所料,聚火宝镜的神奇“异能”让姬延在西周公世子的冠礼上大出风头,再加上对音乐的痴迷,让他对杨华极是亲近,若不是因杨华有重要任务在身,只怕已经把他招到东宫当自己的臣子了。

  日子过得很充实,十来天转瞬而过,不知不觉中便到了立冬时节。

  限于极为落后的御寒手段和财政的困窘,一过立冬,除了少数负责王室成员生活起居的人员和必要的禁卫军,其他人都开始进入窝冬状态:不用再去“上班”,各自回家过年。

  最初的时候大家都是回城到祖屋越冬,不过王城越来越破旧,物资的稀缺又让每一次过冬都需要集中一户人全部的资源,苦于来回折腾,渐渐地像杨华这样的小吏们都干脆去村子过冬,多少还能帮衬着家里做些事情。

  这样一来,其他地方过年都热闹喜庆,唯独王城洛邑,从立冬到立春这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如同鬼城,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行人,连仅有的几个商铺也是歇业回家。

  虽然物质缺乏,不过之前的日子倒也让杨华过得有滋有味,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过现实情况却令他无能为力:家里的存粮吃光了。

  或许是集体生活容易让人食欲大增,又或者是温暖的室内促进了消化,总之,还没到立冬五人的存粮便吃得一粒也没有了。

  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离城回家。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家里存粮也不多啊。

  高石子仍然没能解决望远镜困局,所以表示和泰山一起随杨华回家。当然,他并不会白吃白喝,不仅愿意拿出自己那点可怜的佣金,还会帮助做工来进行贴补。

  泰山却是极不情愿,不过在高石子的威压之下也没有其他办法,直嚷着干了这么多活没收一点酬劳,更不可能倒贴佣金了。

  虽然有些担心家里能不能负担起二人的饮食,但能够得到两个巧匠相助,正好可以借机彻底改善母亲和两个弟弟的生活条件,杨华自是乐意之极。至于生活物资的缺乏,杨华一直在脑子里谋划着,一待时机成熟,这样的问题解决起来能有什么困难。

  分别向苌弘、老聃及一众小吏告别后,杨华便带着高石子和泰山与数十同村及邻村的小吏相约踏上了回村之途。一出家门,杨华才发现王城里居然有这么多的人。

  由于分给小吏的土地村落几乎都在西边,数百离城小吏同时从西门而出,再加上还有些前来迎接的家人,千余人的规模对于现在的周室来说,已是巍为壮观。

  一翻过村外的小丘,杨华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数以百计的村民聚在村口,似乎已经等候多时。这些人里,除了上次回来遇到的本村之人,还有许多陌生的乡民,似乎来自于周围的村落。

  自己难道惹了什么祸?杨华心里仔细排查了一番,没有什么结果,只好心怀忐忑地走到族老面前问个究竟。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