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又当回了学生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第一套雕版完成之后,造纸便被提上了日程,而另一件事的发生也让杨华不得不回一趟村子:他托吕不韦代购的耕马到了。

  因为错误的估计了杨华的实力,以为其是一群颇具实力的贵族的代言人,所以吕不韦很是慷慨,不仅设法以最快速度购买了一百匹上等的耕马,一应器具也丝毫不差,甚至还附赠了两户马奴随队而来。

  至于货款,代表吕不韦来的吕氏家老表示,金子运来运去太麻烦了,等下次取货之时一并计算。当杨华随口而问的吕不韦去向,家老却一言带过。

  虽有意打探吕不韦会把望远镜卖给谁,可一看家老的口风这么紧,杨华也放弃了——这已经不是他现在最为关注的事了。耕马和马奴就在城外,杨华只好立即向苌弘告假,并拉上世代养马的槽,带了三百金一同赶马回村。反正王室最好的马已经被殉葬,槽也没什么事干,彻底闲了下来,得以轻易请假。

  别看只是耕马,但让人代步骑乘还是没有问题的,这次回村杨华终于告别了用脚丈量土地之苦。

  影视作品里看人骑马很是风光,可毕竟是初次骑马,杨华很费了一番周折,才在槽和马奴的指导下,学会了骑马——也就是如何才不至于从马背上面掉下来。

  回村的一路上杨华骑得战战兢兢,丝毫没有策马奔腾的快意,只敢缓慢前进。反而是槽从小便伺候马匹,很快便与选中的马儿混熟了,不停来回飞奔,让杨华极是羡慕。

  到底是四条腿走路,骑得虽慢,但比起之前走路回村,速度仍然快了不少,不过半个时辰村子便已然在望。

  马群的到来立即引起了村子的轰动,连周王室都没几匹老瘦之马了,这样规模的马群很多人尚是首次见到。

  趁众人围观之余,杨华先找来几名族老,准备把马分配到各村,再由几户人共同养护一匹做为春耕之用。

  杨华把事情想得很简单,村里却也并非没有明白人,其中一名族老年青时也为周王养过马,当即指出杨华这个方案中的不妥之处:马比牛难养,需要精心照料,交给不懂饲养的村民恐怕会引来大量伤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马的消耗比较大,村民们的劳力本就缺乏,再专门拔出一人照料马匹,恐怕难以支撑;村民们不吃不喝劳作几年才可能购得起一匹马,杨华虽然表示不取分毫,无偿借给大家使用,但如此贵重之物,村民们哪敢白白接受。

  杨华之前只想着用了耕马可以极大地助益于春耕,却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麻烦之处。秉着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的理念,他又找来两位马奴,再加上槽和各村懂养马之术的人,汇聚一起商议。

  马奴原本以为杨华是个中小贵族,哪想到会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不过他们已经被吕不韦买来赠送杨华,不管杨华什么情况,他们也只能视其为主了。

  身为奴隶,他们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开始并不敢参与讨论,直到看众人争论不休又难出结果,这才建议:将马集中喂养,平时由他们负责照料,需要使用时再来领取。

  杨华一拍脑袋,暗骂自己也是兴奋过头,集中、分工,这么简单的事竟然忙活了大半天。

  理清思路后,很快完成了耕马管理的相关事宜:两户马奴负责照料马匹,村子与王城之间有一片十余里无人耕作的荒野,暂时作为马场;各村选派十人,学习马耕之术,作为以后专门的“耕手”,统一为村民耕地;这些马的归属当然是杨华,本来族老还表示村民多少付些佣金,不过杨华坚持免费供村民使用。

  如此一来,杨华才发现自己的马买得太多了,养起来还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若是用粮食饲养,一匹马可抵五个成年人的含量,吃都能把杨华吃穷。

  能够养得起大量马匹的贵族,一般来说都拥有一片宽阔的马场,杨华自然不在此列。

  幸好现在王畿人烟稀少,有着大量无人荒野,用来养马也无人过问,否则仅凭这几个村子的土地,全部用来养马也够呛。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