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太阳渡口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星云集的魏国,被公认在星相历法一道造诣最深的石申也对苌弘渊博的知识大为赞服。

  作为苌弘的亲传弟子,还敢带到星官大会这样的特殊场合,杨华当然不可能是个泛泛之辈。能口出狂言之人,要么是无知,要么就是确有自己过人之处,此人显然不属于前者。

  心中百念转动,公孙衍也不愿与二人在星相五德方面争执,转而问道:“星华对各国变法如此用心,莫不是想要在周地主持变法?”

  杨华却有些不知道如何接这话茬,这几天他对各国变法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不假,也确实曾经暗中思忖过如果自己主持变法又会如何,不过那也只是想想而已。周地是他最为了解的,所以这些思考也就只能以周室为参照,毕竟管仲、李悝、申不害、卫鞅等人,法令侧重虽各有不同,但无不充分考虑了其主政国的实际情况。

  抛开实际国情谈变法,那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展开。从本质上说,没有最好的变法,只有最切合实际的改革。

  他该怎么回答公孙衍呢?

  别说他现在只是个小吏,远远不够资格去谈什么变法;就算他如卫鞅、申不害那般从一个小吏受到天子信任而一跃成为主政大臣,周地变法之难也是无法想像的;更不用说从政这条路,目前还真不是他所向往的选择。

  正为难,返回的随行小吏为他解了围:“各位,我们可以上船了。”

  经过多年经营,太阳渡已有十余个泊船码头,可同时供数十艘船停泊,不仅可以将人载过大河,还有不少专门用来装载车马的渡船。杨华也借着观察魏国的船与公孙衍拉开了距离,以回避那个难以作答的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造船业已经极为发达,不仅南方诸国因水网密布而以舟代马,中原各国也无不因水而兴,都城和重要领地皆沿水流分布。

  “泛舟之役”时,从秦国国都雍城到晋国都城绛的运粮船首尾相接,络绎不绝。这个记录或许夸张了一点,可这长达数百公里的水道当时之繁盛也可见一斑。

  因国土被分割成东西两部分,虽然韩国专门开放了几条通道供魏国军民通行,但毕竟不是那么方便。

  为了沟通东西,魏国的造船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以大河为通道,各式各样的民船、官船、商船络绎不绝,保持着魏国两地间甚至与天下列国的紧密联系。

  从太阳渡出发,不仅可以直抵齐都临淄,也可以南下通过鸿沟进入楚国。

  得益于商业的发达,魏国的造船业在完整继承了晋国百年积累的基础上,广泛吸纳了齐、楚等国先进技术,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所处水文条件的造船技术。

  相比于楚、吴、越等国已经拥有专门的舟师编制不同,身处中原腹地的魏国并没有多少水上交战的需求,造船多以运送货物为主,所以杨华所见的这些船多以平、阔为主要特点。

  航模也是杨华热衷的爱好之一,自然见猎心喜,对这个时代的造船技术的兴趣甚至更胜于变法之论。

  太阳渡是魏国最为繁忙的渡口之一,仅是此时停泊在渡口的便有数十艘之多,这些船大小型制各不相同。从长仅两三米的轻舟快艇到二三十米的三层大舰,有桨划船、有帆船,也有桨帆两用船,简直就是一场中原船舶展览会。

  在随行小吏的指引下,杨华一行登上了一艘两层渡船:上层载人,下层则放车马及货物。

  站在船头,整个渡口的情景尽收眼底。

  这是一段水面宽阔而流速平缓的河道,杨华本以为这边的渡口区便已经足够大了,却没想到对岸才是主要码头的所在:绵延数里的河岸“长出”数以百计的栈桥,密密麻麻的船舶来来往往穿梭其间。

  正在疑惑这么多的船竟然没有丝毫杂乱,杨华随即发现了其原因所在:每隔一段距离,竟然建有一座高近十米的塔楼,以旗帜信号在指挥着船只的停靠和出港。

  这可与杨华所预想的古代码头完全不同,如此设施完善、指挥管理成熟的码头,真的已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了吗?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