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豪华的祭天阵容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年扁了扁嘴,似乎感觉有些无聊:“你能答就是在问你,不能答,吾自顾问天。”

  听了这有些咄咄逼人的话,杨华一时语塞。毕竟在藏室恶补了一段时间,又有老聃、苌弘、许行这样的智者为师,他还是能听懂少年的问题。

  不过这句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啊!

  这一定是哪一个名人说过的,杨华心里有着十足的把握,那个名字呼之欲出,却总差那么一点点。实在想不出,杨华也只好暂时放弃,转而回到少年的问题上来。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当时的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天有九重,日月星辰分列于这九重天球之上运转不息,甚至还得出了天球的大小和天地之间的距离。

  这少年的问题便是对此而出:既然说天有九重,那到底是谁去环绕度量的呢?

  盖天说中,天地相距八万里,这对当时的人来说已经是个极大的数字了,其后虽然多有变更,数字更是越来越大,但却与真实的距离相比仍有着遥远的距离,仅仅是地月的距离便远超此数。

  如果没有其他的穿越者,这个问题恐怕还只有杨华有回答的资格。当然,也只是有资格,并不代表他就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毕竟在二十一世纪生活了十多年,耳闻目堵了不少天文方面的知识,对于宇宙的认识绝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比拟的,哪怕是各国赫赫有名的星官。

  可是他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天文学几乎是从人类社会诞生便一直相伴的一门学科,可即使到了人类终结的时候也恐怕难以得知全貌,更遑论这个全靠肉眼观察时代。

  他不可能将所知的那些合盘托出,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说辞在目前的基础上进行根本性的突破。

  看到杨华沉吟不语,少年脸上微有些失望,随即像个小大人般负着手向一旁踱去。

  平台一角的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随着各国星官齐聚,宏大的祭天仪式拉开了序幕。

  相比于其他文明的神灵崇拜不同,华夏文明的信仰是敬天法祖,并不认为一切来源于某个神灵的创造,反而是感激祖先的勤劳奋发。

  至于高高在上的天神,各代虽然重视程度不同,祭祀礼仪各异,但都遵循一个共识:国泰民安便是对天神最大的敬献。

  所以魏国的这场祭天仪式,在杨华眼里更多的是一场炫富游行,不论是各式精美的仪仗器物还是参加人员的服饰装扮,都无不透露出一个信息:我们魏国现在国治兵强,当然就是天命所属了。

  不过对于算得上精通周礼的杨华来说,这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祭天,那可是天子的专属特权,只有天命所属之人才拥有与上天沟通的能力。魏国现在只是个诸侯国,只是代天子守牧四方的臣子,哪来祭天的资格,顶多也就可以祭祀一下山林川

  请收藏:https://m.bqg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